首页

幸福永州的幸福路径

发布日期:2014-04-23

 

         幸福,既是快乐充盈的主观感受,也是触手可及的美好存在。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马年之春,经济发展总量并不占先、区域地理条件并不占优的湘南古城永州一跃跻身“中国幸福城市20强”,备受关注,发人深思。

  为探究幸福永州发展模式,推动我省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本报日前联合永州市委、市政府举办了“幸福永州的幸福路径”专题研讨会,并邀请省内知名社科专家与职能部门、干部群众面对面深入交流,让科学理论与生动实践手牵手前行。

  本报理论评论部特推出基于此次研讨会的“理论大视角”,以期为我们追求、创造、共享幸福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实践

  坚持正确路径 打造幸福永州

  陈文浩 严志辉

  《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3-2014》报告,排出中国幸福城市20强,永州成为湖南唯一获此殊荣的地级市。幸福城市评选的宗旨是“老百姓说了算”,幸福感必须反映社会主流民意。幸福城市,体现的是620万永州人民的认同和肯定。永州能够入选,正是因为这些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走出了一条打造幸福永州的正确路径。

  始终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干事。感情是一种态度,责任体现党性,反映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去年市委、市政府新的领导班子组成之后,坚持思路不变、调子不变,对市第四次党代会和市委、市政府业已作出的重大决策,按照既定思想和预期目标,一张蓝图干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不重形式,不图虚功,不搞劳民伤财的“瞎折腾”,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立足改革,积极释放改革红利,从老百姓最期盼的方面、制约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和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启动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社会治理机制改革等改革任务,将改革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开路先锋。坚持依法依规办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项规定”和市委“十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2013年全市共查处违反作风建设纪律规定338人,严厉查处了一批腐败案件和损害群众利益的典型案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79人,让广大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委政府转变作风、严惩腐败的决心和信心。坚持直面矛盾困难,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切实转方式调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以敢于担当的勇气大力推进传统主导产业冶炼行业的转型升级,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努力构建环保、可持续、有利子孙后代的现代产业体系。

  不断提升党委政府公信力。公信力关系到执政党生死存亡,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历史经验的总结。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专门强调党委政府公信力建设,强化重诺守信意识,注重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可信性,确保行政行为的透明性和连贯性;强化文件、制度、合同、领导讲话的严肃性,严防发文不执行、制度不遵守、合同不履行、讲话不算数。以遵守法律政策为前提,对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文件落实情况进行了梳理,集中清理了2010年以来的394个招商引资签约项目的履约情况,对194个履约顺利的项目采取了加快推进的措施,对135个履约困难的项目进行了专题研究解决,对不能履约的65个项目依法依规终止合约。同时,把提高干部执行力作为建立党委政府公信力的主抓手,着力强化干事创业用人导向,建立领导干部“实绩卡”,坚持以责任为“镜子”、以监督为“尺子”、以奖惩为“鞭子”,着力解决不认真、不担责、不碰硬的问题,以执行力来推进文件、制度的落实。

  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突出短平快,突破老大难,认真听取群众最小的声音,切实解决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集中力量办好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2013年,各项民生支出同比增长22.2%,占全市财政总支出的72.5%。新增城镇就业、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均达6.1万人,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6万笔,贷款金额15.1亿元,共扶持3万人实现自主创业。新建成合格学校73所、农村公办幼儿园27所、新增城区学位1.63万个。开工保障性住房1.29万套,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17万户。在全省率先启动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全市“五险”总参保人数638万人次,新农合参合率达98.85%。实行精准化扶贫,共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2740万元,完成帮扶贫困农民23499户、78907人,减少贫困人口13万人。全力应付严重的旱涝灾害,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2003户因灾倒房户在春节前全部搬进新居。集中办理小区房产、国土两证,103个商品房小区已办理房产证40771户,办理土地使用证26716户。中心城区新增公交营运线路4条,更新车辆300台,新增出租车200台。“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案件大幅下降,现行命案侦破率排全省第一,民众的安全感持续增强,综治民调工作继续在全省领先。城市小区管理、棚户区改造、城乡环境污染治理、放心油放心米粉工程等民生实事取得阶段性成效。

  尽心建设品质、活力城市。全面统筹城镇与农村发展,着力提高城乡生活品质。以湘桂高铁开通为契机,以中心城市发展为龙头,加快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步伐,着力塑造集文化品质、生态品质、建设品质、产业品质、生活品质于一体的城市品质,形成各种资源要素竞相迸发和涌流的城市活力。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抓手,全面实施中心城市“三年提质行动”。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扎实推进城区提质工作,完成背街小巷改造40条,打通“断头路”5条,新改建农贸市场57家,依法依规拆除违法建筑54万平方米,中心城区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成效明显,江华通过全国文明县城复查验收,宁远跻身全省新型城镇化示范县,东安、新田创建为省级卫生县城。全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示范村、“百城千镇万村”新农村建设工程和“乡村风貌”示范片建设扎实推进,注重保护和开发传统村落。生态文明建设达到新水平,全市完成造林72.88万亩,中心城区大苗种植20.6万株。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湘江治理保护“三年行动计划”进展顺利,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扎实推进,双牌被列为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江华被列为全国绿化模范县,九嶷山、舜皇山成功创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涔天河湿地公园获批全市首个国家湿地公园,双牌日月湖湿地公园通过国家评审。

  (作者分别系永州市委书记,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观察

  “民乐、民享、民生”理念的生动实践

  贺培育 黄海

  “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奉献了《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两部经典著作之后,他本人却对《国富论》受到过度重视不喜反忧,因为他担心政府过分关注“国富”忽视“民福”而产生“不道德情操”。追求幸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执政党和政府公共管理的最重要职责。淡化GDP增长目标,将民生问题提高到幸福与尊严的层次,是执政理念的一大跨越。如果说GDP是衡量国富的标准,那么,幸福指数则是衡量百姓幸福感的标准。因此,把国民幸福指数与GDP一起作为评估社会进步和谐的指标,已成为当前世界的一种趋势。近日发布的《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3-2014》报告排出中国幸福城市20强,永州成为湖南唯一获此殊荣的地级市。幸福永州的建设路径,无疑为“幸福指数”标准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幸福注解”。

  “幸福永州”是一种民乐理念的体现。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经验来看,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民的幸福指数会随GDP的增长而增长,但当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之后,GDP与人民幸福感的联系反而呈现弱相关状态。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 18世纪工业革命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西方社会国民收入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持久增长,但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得到相同比率的持续增长。20世纪70年代,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伊斯特林将这种经济增长与国民快乐的不一致性问题称之为“伊斯特林悖论”。近年来,永州坚持科学发展,按照“美丽中国”、“两型社会”要求,摒弃“有毒的GDP”、“带血的GDP”,坚守生态底线,建设绿色生态家园,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2%,常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以上,主要水域95%以上的断面达到国家地表水一、二类标准,让人民群众享受到生态安全的幸福生活。在永州,增长成为一种有质量的增长,发展成为一种有质量的发展,人民群众在发展中享受快乐,在发展中体验幸福,为经济增长与国民快乐的一致性提供了生动的“永州实践”。

  “幸福永州”是一种民享理念的体现。幸福指数的提升,既要有普通国民因国家富强兴旺而产生的荣誉感,也要有作为其中一份子而切实感受到的幸福感。国民在国家的强盛中分享成果,是一种真实的幸福感,核心在于让更多国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在强国和富民之间更加强调富民,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更加突出公平,在追求GDP增长与提供公共服务之间更加关注公共服务的供给。对于普通群众而言,幸福来自衣食无忧,来自平安和谐,来自未来预期。而幸福指数,是通过就业、治安、住房、医疗、教育、公平等身边的点滴琐碎来感受, GDP或人均收入增长只是其中之一而已。亚洲的不丹自30年前提出国民幸福总值理念以来,评价政府措施和官员政绩的标准不是经济是否发展,而是人民是否“幸福与快乐”。如今,不丹虽然人均GDP仅为700多美元,但人民的“幸福指数”却年年攀升。近年来,永州始终把保障人民共享改革成果放在重要位置,把生态作为发展的底线,把教育作为发展的基础,把就业作为发展的目的,特别是对住房、就业、医疗等影响群众幸福感的问题当作天大的事狠抓落实,低保救助水平和“五险”保障水平不断提升,让人民群众享受到舒适平稳的幸福生活。

  “幸福永州”是一种民生理念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国民安康舒心、活得有价值和尊严,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根本体现。国民幸福指数的提升,不仅来自国家帮扶弱势群体、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提供完善服务,也来自更加合理的分配秩序和分配机制安排。国民在国家的制度性安排中学有所教、居有其屋、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困有所助,才能过上一种有尊严的幸福生活,获得一种有尊严的幸福感。近年来,永州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2013年全市各项民生支出185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支出的72.5%,全市新增就业6.1万人,全面落实省定为民办实事任务,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历史遗留问题,这些都是民生理念的体现,目的就在于让人民群众享受到生命安康的幸福生活。(作者分别系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省社科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我自豪,我是永州人”

  在“幸福永州的幸福路径”专题研讨会上,来自永州社会各界的代表们紧紧围绕“幸福永州特质”、“进一步提升永州幸福感”等主题畅所欲言、献计献策,以下是其中部分观点摘要:

  3月4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3-2014》“中国幸福城市”颁奖仪式上,作为永州市民代表,我为陈文浩书记颁了奖,特别开心也特别自豪。我觉得永州最幸福之处在于它在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同时,依然拥有可追溯的健康资源。并且永州农民特别勤劳,各部门协作精神强,可打造成产业链完整高端、服务全球消费者的世界农业公园。

  ——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南果秀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阳国秀

  从虞舜时的《南风歌》到宋代陆游的名句“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从周礼源头到理学鼻祖,永州自古以来就洋溢着“诗性”与“德性”。直到现在,我们还拥有成员众多的“潇湘诗社”,还会在每年3月21日欢度“世界诗歌日”。“诗意地栖居”,追求精神、物质的平衡,是幸福永州的特质。

  ——永州市政府办社会发展室主任李鼎荣

  永州的幸福源自于它地理位置好,四季分明,交通好,治安环境好,文化底蕴深,老百姓和睦谦让,党委政府有为有公信力。以后我们更要牵住“幸福”这个牛鼻子谋发展,在保持优良环境的同时要抓准抓住经济重头,消除“永州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心理落差。

  ——共青团永州市委纪检组长 周贤志

  我生于永州长于永州,后长期在外求学、工作、游历,现为全职妈妈。对比生活过的国内外一些城市,更能感受到永州这座城市的幸福:生态好,青山碧水、蓝天白云是其突出象征;文化底蕴深厚,如果说张家界像一幅画,那么永州就是一本书;交通便利,就业充分,人文环境宽松,没有大都市的喧嚣急躁、沉重的生存压力;民风淳朴,充满了人情味,人们在良性互动中倍感幸福。永州获评“幸福城市”,也促使我在追求事业、享受爱情的同时,更注重亲情、友情,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永州网民代表 花自暗香来

  永州的幸福是一种让人舍不得失去的幸福,非常难得,弥足珍贵;但又是可以满意不能满足的幸福,因为还远远谈不上丰满和完善。三点希望寄语永州明天更美好:一是环境优良下去,但不仅仅是生态环境,而是生产、生活、创业、发展环境齐头并进;二是发展赶超上去,但不仅仅是经济发展,而是思想观念、治理能力、法治水平等等综合发展水平更高;三是借幸福城市20强东风,结合活力永州目标,构建更长远的幸福永州建设路径,搞好顶层设计与规划。

  ——永州市委讲师团主任伍春波

  作为中国理学鼻祖周敦颐的第29代孙,我每年最幸福的时刻是清明祭祖。“幸福”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直到现代,幸福的两个基本条件还是身体健康、环境宜居。永州在这两方面为居民提供了较好保障。目前,市委、市政府正带领全市人民实施“打造品质、活力永州”三年计划,我们相信,更优良的生态环境、更完善的基础设施、更高的公共服务水平,一定会使永州这座山水洲城、历史文化名城变得更宜居更有幸福感。

  ——永州市住建局副局长周英杰

  如何光大、发扬永州的“幸福”?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充分挖掘、增强永州人民的地域文化自豪感,发扬孝、德、诚、信、敬等传统文化美德,倡导理性平和的心态,构建和谐、稳定、健康的精神家园——这些,都是进一步提升永州综合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永州市文明办主任 陈水恩

  我所在的社区有2.6万人口,总的来说,大家生活舒适、方便、安逸、和谐,有较强的幸福感、归属感。党委政府对社区这个城市最基层组织非常关心,不仅拨付的居民活动经费连年递增,而且每个市级领导都联点一个社区,经常与居民促膝谈心,市委陈文浩书记常说“群众的小声音反映社会大问题”。有好的基础、好的领导、好的规划,我们相信永州的明天会更好。

  ——永州市冷水滩区梅湾社区党总支书记黄响玲

  (文字整理 尹虹)

  思想者

  永州可以做“梦”的地方

  沈德良

  于个人而言,“幸福”更多是一种心态;于一区域而言,“幸福”则更多表现为一种认同,一种归属感。

  永州之所以能跻身“幸福城市”行列,无非是这两种维度的交集。

  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占优的永州,为何能坐拥相比其他地方更高的幸福感?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悠远而厚重的文化底蕴,安逸而悠闲的生活方式,宽裕而富有人情味的就业环境,与收入水平大体匹配的房价、能“菜端上桌再喊客”的便利交通等,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构成着永州人心里对幸福感的界定。

  这样的幸福感,是与永州人日复一日相伴相行的元素。

  置身于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和谐的人文环境下,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态安全、生活安逸、生命安康;三个层面的相互关联,便催生出“三生有幸”的满足。

  “永州是一本书”,有人这样概括永州的灵性。这种灵性,值得人们去用心回味、仔细揣摩。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永州这本“书”里,安放着太多的梦想,寄予着太多的期待。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内在特征,构成了“大时代”与“小日子”的交集。

  提升民众的幸福指数,不仅仅是社会学的命题,更是关乎发展方式的选择。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正处于人类文明史上不曾多见的快速发展变化中,人们对未来的期待、憧憬越来越强烈。民之所求,便是责任所系。

  民众的幸福感,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感受,更多是借助就业、治安、住房、医疗、教育、公平等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事关每个家庭柴米油盐的琐事小事,体现着社会的温度。

  “幸福城市”这“金字招牌”的背后,是当地党委、政府施政理念的结晶——

  这些年来,永州始终把保障人民共享改革成果放在重要位置,把生态作为发展的底线,把教育作为发展的基础,把就业作为发展的目的,将这些事关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大事作为优先战略始终抓住不放,特别是对住房、就业、医疗等影响群众幸福感的问题当作天大的事狠抓落实。

  这些“成功不必在我”的不懈努力、付出,累积着永州人的幸福感。

  “永州,是一个可以做梦的地方”——永州人用诗一般的语言,抒发着内心的自豪。

  链接

  永州的前世今生

  ○自公元前124年西汉始置泉陵侯国以来,永州已有2100多年的建城史。

  ○永州在隋朝以前称零陵。零陵得名于舜葬九嶷。

  ○唐宋二代是永州文化教育繁荣发达时期:唐柳宗元在此作“永州八记”和《捕蛇者说》等名作。北宋周敦颐(道县人)成为宋明理学创始人。唐代名僧怀素以焦叶代纸习书,成为著名书法家。

  ○永州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有舜文化、柳文化、瑶文化、碑文化、女书文化、古稻作文化、理学文化、草书文化、“和”文化等。

  ○永州位于湘南潇、湘二水汇合处,雅称“潇湘”。515公里湘江永州段水体常年保持Ⅲ类以上水质,年平均径流量793.3亿立方米。

  ○永州土地总面积2.24万平方公里,下辖零陵区、冷水滩区两区及双牌县、祁阳县、东安县、道县、宁远县、新田县、蓝山县、江永县、江华瑶族自治县9县,另设有回龙圩、金洞管理区、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http://d1.sina.com.cn/pfpghc/556ca315147f4140b606e096dbc4fe83.gif

  ○永州土地类型多样、质量较好。有宜农耕地500万亩,宜林地2100万亩,连片宜牧地158万亩。待开发土地563万亩,宜农荒地是全省数量多、质量好的地区之一。

  ○永州已查明的野生动物有1000余种,其中有大量珍稀动物,现列为国家保护的有31种。

  ○永州已探明的矿藏有55种,其中锰产量居全省第一位,稀土储量全省第一。

  ○改革开放以来,永州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地方工业体系。食品工业、建材工业、机械工业、冶金工业成为永州市四大支柱产业。永州工业正逐步实现汽车工业规模化、林纸一体化、中成药现代化、绿色食品工业化、能源工业产业化。

  ○2013年,永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61.75亿元、增长9.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951元,同比增长8.3%。

  ○2013年,永州旅游接待总人次为2444.3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26.2亿元
 


上一篇:500特产店入驻淘宝湖南馆 周交易额近7000万
下一篇: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循环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