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聚焦两会:为国计民生提供有力气象保障

发布日期:2016-03-18

      天气变化、气象服务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也对农业、交通、能源等国民经济许多行业有着重大的影响。现在天气为啥常常“走极端”?气候真的在持续变暖吗?……3月10日,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南果秀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阳国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做客人民网(微博)强国论坛,以“推进气象改革和现代化,为国计民生提供有力气象保障”与网友进行交流。

  主持人

  e两会、话改革,欢迎来到人民日报、人民网联合推出的大型全媒体栏目——两会e客厅。我是主持人、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刘毅。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推进气象改革和现代化,为国计民生提供有力气象保障”。今天我们演播室邀请到三位嘉宾,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欢迎您。

  郑国光

  各位网友、主持人,非常高兴今天和大家一起交流。

  主持人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南果秀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阳国秀,欢迎您。

  阳国秀

  大家好。

  主持人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欢迎您。

  巢清尘

  大家好,非常高兴来到演播室。

  主持人

  这几天,我国中东部地区遭遇大范围寒潮降温天气,中国气象局发布了寒潮预警,并且启动了应急响应。郑局长,大家普遍感到,现在天气忽冷忽热,常常“走极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这对气象预报预测,是不是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郑国光

  是很大的挑战。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其实变暖带来的影响造成整个大气运动规律发生了变化。特别是从去年开始,受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去年冬季以来全球天气气候异常。这样大的天气气候形势的变化,给气象预报带来的挑战是很大的。所以我们要密切地监视、掌握它的规律,着力提高针对极端天气气候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挑战还是很大的。现在预报员做预报就像医生看病一样。常见病很熟悉,对于疑难、突发的病,就要进行诊断、分析、研究,来把握病情,所以我们气象部门也组织科研人员、业务人员去研究在这种变化的大气气候规律,通过掌握它的规律来提高对它预测、预报的能力。

  主持人

  现在大家对每天的天气预报都非常关注,您能不能介绍一下现在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是什么样的水平?

  郑国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天气气候研究规律逐步的掌握,特别这些年国家、地方对气象现代化的重视、支持、投入。我们现在对天气的监测能力有大幅度的提高,对天气的预测能力也有明显的改进。

  以预测准确率为例,相对于“十一五”期间,“十二五”时期我们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提高了接近2个百分点,对于温度的预报准确率我们提高了13个百分点。特别是现在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在2015年已经达到87.3%,这个准确率在国际上还是处于前列的。2015年我们24小时最高气温的预报准确率第一次突破了80%,达到80.6%,24小时最低气温预报达到了85.4%,这是很可喜的进步。对台风路径预报误差达到66公里,这个预报水平在国际上是领先的。

  对天气的监测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比如对暴雨、冰雹、强对流天气、雷电监测预警能力都提高很大。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现代化建设带来的效益,也得益于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在探索、研究天气气候的规律,使得我们认识天气气候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因此我们预测的能力也得到了比较大的提高。

  在国际上我国的天气预报水平、气候预测水平也是处于前列的,老百姓也感觉到我们的预报比较准确,在2015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调查结果中,公众对天气预报气象服务的满意度又提高了0.5个百分点,达到了87.3分。

  主持人

  这是最高纪录吗?

  郑国光

  最高纪录。

  主持人

  我想请问一下阳国秀代表,您觉得现在天气预报准不准,天气预报在农业生产等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阳国秀

  我们农产品加工企业与气候是密切相关的,天气好的时候,我们的成本就有竞争力一些,那一年天气不好的话我们就很难过。这么多年来,我们和当地气象局联系非常密切,我们体会最深的就是原来气象部门一般能给个4天、5天的情况,现在能够提供到8天、9天了。

  这么多年我们的气象预报基本上都是准确的。特别是有两件大事,一个是2008年的冰灾,还有一个是今年元月21号的极端天气,气象部门提前告诉了大家,我们工厂和果农做了充分的准备,躲过了这一劫。

  主持人

  现在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气象服务的水平在不断提升,但是公众的需求也在快速的增长,这二者之间的矛盾可能没有完全的解决。请问郑局长,在“十三五”期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如何进一步提升气象预报的准确率,如何进一步的提高气象服务的水平?

  郑国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进步,社会各界对气象信息、气象服务、气象预报也越来越依赖。我们也认识到这种社会需求和气象预报能力水平之间的差距,感受到社会对气象预报服务的需求给我们带来的压力。

  我们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到2020年全国将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但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不是我们根本的目的,根本的目的是通过推进气象现代化来提升我们气象预测预报的准确率,提升我们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的能力。所以在“十三五”期间,我们要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大力加强气象监测、预测、预报能力,提升气象服务能力。我们将用气象信息化来促进智慧气象的建设,就是开展更精细化的气象预报,提供精细化的气象服务,通过气象服务的供给侧改革,来建立发展智慧气象。智慧气象的含义就是更精细化,比如说目前我们预报的产品更多的还是24小时的预报,到“十三五”末气象预报分辨率就要达到公里级的,而现在是10—20公里,分辨率不高。未来就是按照每小时为时间段,滚动地进行预报,让预报在时间上、空间上更精细,那么服务也就更精细了。

  智慧气象还要实现人在哪,气象信息、气象预报就跟到哪儿,即根据公众的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气象预报服务。比如说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在传统预报的基础上可能还要提高两个百分点。比如说在台风预报的误差上,可能还要再降低几公里,对于精细化的预报做到小时级、公里级。同时还要继续推进气象服务各行各业能力,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比如进村入户,现在气象监测网络覆盖率覆盖到行政村,乡镇覆盖率是96%,未来监测网要覆盖接近99%。比如对农民的气象服务、对城市的气象服务能力的提高,气象服务满意度一定要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比如说要达到85分以上的水平。整个气象灾害的覆盖面、气象服务信息的覆盖面力争能够达到99%,争取让全体人民能够享受气象现代化带来的一些成果,推动共享发展,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气象服务给他们生产生活带来的效益。

  主持人

  您刚才说到,到2020年我们国家要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气象现代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呢?

  郑国光

  第一是我们对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要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第二是对天气气候的预测预报能力要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比如说对老百姓提供个性化气象服务,老百姓对气象服务的满意度要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第三是气象科学技术水平要迈进世界先进行列,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同时也要赶超世界的先进水平。

  主持人

  我们知道从2014年到现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发生了大范围的海温异常偏高的强厄尔尼诺事件。有气象专家指出,强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以后,我们国家今年可能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气候异常的形势。请巢主任介绍一下相关的情况。

  巢清尘

  厄尔尼诺事件主要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高的一种气候现象,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圣婴”,但它对全球的气候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这次过程是在2014年5月开始发展的,到现在已经经过了22个月,累计海温较常年偏高了26.9℃。从3个指标上来看,一个是生命史时长,一个是累计强度,第三个是峰值强度,这三个指标都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所以我说这次过程比之前发生的1997/1998、1982/1983年这两次都强,是超强厄尔尼诺事件。

  刚才你也提到2015年全球地表温度是最高的一年,同时我们看到一月份的北极地区温度已经达到0℃以上,同时对印度的暴雨、东南亚很多地方的干旱以及澳大利亚的热浪都有影响;美国东部地区圣诞节人们都穿短袖了,温度达到历史最高,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对中国来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当年,南方秋季容易出现降雨比较多,北方的温度比较高,就是我们说的容易出现暖冬。但是次年,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极易发生洪涝灾害,北方会有低温的事件,从这些现象来看,今年汛期的防汛抗旱的形势非常严重,对今年整个天气预报预测的服务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

  主持人

  我注意到这次厄尔尼诺事件是历史上最强的,是这样吗?

  巢清尘

  对。

  主持人

  面对这种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提高气象防灾减灾的能力。我想问一下郑局长,在这方面我们国家目前取得了哪些进展,还有哪些不足?

  郑国光

  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对气象防灾减灾非常重视,真正把气象防灾减灾作为民生工程。所以这些年的推动,特别是2008年以后在推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的体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比如说政府主导,政府真正把气象防灾减灾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去部署、落实,出台了防灾减灾的一系列办法、规定和法律法规,国务院出台了《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另外对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的支持、投入也在不断加大,中央、地方的投入在过去7、8年的时间里面是历史上最高的。

  第二,各个部门也在加强同气象部门的合作,提升部门运用气象信息来防御相应的灾害性天气可能对部门的影响,比如国土部门和气象部门合作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水利部门和气象部门合作开展洪涝灾害预警预报,气象部门与交通、旅游、卫生部门等也都有合作。各个部门利用气象信息来预防气象灾害可能对本行业、本领域的一些影响的机制也建立了起来,中国气象局建立了气象灾害的部际联席会,26个部门参与。第二个是建立了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能够在第一时间把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对策处置的建议发布给社会,提前知晓、提前预防。

  第三在社会参与方面。防灾减灾与广大老百姓最直接相关。这几年气象部门推进气象信息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特别是进工地,因为工地是防灾减灾的薄弱的环节,建立了有76万农村气象信息员的广大的气象信息传播队伍,覆盖了95%以上的乡村。这些气象信息员平时得到一些气象信息为广大农民服务,在气象灾害来临的时候,他们就能够及时得到气象部门灾害预警的信息,组织农民进行转移、防灾自救等等。气象部门加大了宣传、科普的力度,特别是新闻媒体、教育部门加大了气象防灾减灾的宣传,使得公众能够得到更多的气象灾害防御自救的基本知识。

  在重大灾害,特别像台风来临前,政府党委的主要领导都亲临一线进行指挥,都有相应的预案,效应非常明显。

  “十一五”期间全国平均每年因为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的人数是2900多人,到“十二五”平均每年由于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明显降低到只有1200多人。

  主持人

  是一年?

  郑国光

  整个五年的平均。2015年虽然有两个超强台风影响中国,但是气象灾害造成人员死亡第一次不足1000人,这个效益是很明显的。2014年“威马逊”超强台风,这个历史上最强的台风登陆海南、广东、广西后,由于气象预报准确,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应对、防御,历史上同样强度的台风可能会造成几千人、几百人死亡,但这次只有几个人死亡。在防灾减灾意识能力上面,在组织的经验方面,政府的力量是越来越成熟了。一个台风来了,上万艘渔船都及时撤回港,相应的防灾减灾的措施落实到人,落实到户。因此,整个机制是非常成功的一个机制,全国各级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已经逐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机制已经形成。

  主持人

  目前在这方面还有哪些不足呢?

  郑国光

  气象防灾减灾最基础的就是预报,而预报又依赖监测,我们现在对气象灾害的监测还有盲区,对气象灾害的预测能力与防灾减灾的要求还有差距。比如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的天气气候灾害频发重发的趋势在增加,因此我们对极端的气候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就显得相对薄弱。此外,随着人口移动的增加,对流动人口的服务还有一些薄弱的环节,比如说有一些边远的农村,比如说城乡结合部,比如说一些工地,比如说一些沿海的游客。如何对他们进行灾害知识的宣传,如何把灾害的预警信息及时传递给他们,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防御,在灾害的预警方面的很多环节上还有不少的差距。

  我想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还需要通过政府、社会、气象部门和老百姓的共同努力,在总结过去防灾减灾工作基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还是要加大这方面的力度,从技术上监测、预测到未来的预警上面,包括组织防灾减灾方面,都要形成一个强大的合力,而且我们有信心。

  主持人

  巢主任,1月下旬我国很多地方遭遇了罕见的强寒潮,像北京最低气温创下了最近几十年来的最低值。有人“吐槽”说:说好的气候变暖和暖冬哪里去了?您觉得这种超强寒潮和暖冬矛盾吗?

  巢清尘

  答案是不矛盾,因为大家经常听到全球变暖,所以脑子里的感觉就是永远在变暖,但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今年我们感受最特别的过程,大家感觉非常的冷,是1月21号—25号的这次过程,它的降温幅度达到了12—18度,的确是几乎是两个季节的差异,它的零度线已经推到了广东及珠三角这一带,是1951年以来所没有发生过的,是一个非常极端的、寒冷的现象。

  但是我们应该正确的理解,从专业上来说,气候变暖是一个30年气候平均的趋势,平均趋势是一个总体在变高的趋势;暖冬同样也是,它是从12月份到次年2月份三个月平均气候要高于常年0.5度以上,我们说是暖冬。比如打一个比喻,我们看体育比赛,90分钟的足球赛,我们不能说前十分钟进一个球就认为某一队赢了,我们一定是看整场90分钟结束之后看到一个最终的结果。因为整个地球系统是一个能量平衡的状态,我们现在全球变暖,特别是这种变暖极地地区变化更加剧烈,造成全球能量平衡再分配,原来常态的气候状态、形态都将发生改变。所以我们过去认为的一些小概率事件,极端的天气气候事件就会频繁的发生,所以这两个是没有矛盾的。

  主持人

  前年和去年全球平均温度接连刷新了记录,现在全世界和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是不是还在持续?气温升高对我们造成的主要的威胁是什么?

  巢清尘

  最近的五年,也就是2011—2015年,是1880年以来最暖的五年,2014年全球温度比常年平均温度高了0.6度,2015年的全球的平均温度比常年高了0.76度。同样我们国家气候中心的监测发现亚洲和中国温度也是非常高的。在这么一个大的态势下,全球变暖实际上不仅是温度的变化,包括海洋、冰冻圈、积雪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最直接的造成了海平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1993年—2010年平均的海平面的升高每年达到了3.2毫米,过去110年的平均是1.7毫米,海平面的升高对沿海地区,比如像中国,60%的人口和60%的GDP都在东南沿海地区,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我们看到对粮食生产、对水资源也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所以郑局长在很多场合都在强调气候风险的问题,怎么能有效的控制气候风险、保证气候安全,这是国家和社会各个方面都需要高度重视的。

  郑国光

  需要让社会能够正确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实际上气候变暖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比如说气候本身有自然变化,过去有小冰期,有一个自然的变化。在工业化革命以前,自然变化规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工业化革命以后,由于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大量增加,所以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又产生了一些影响。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人类活动向大气里面排放的温室气体在增加,所以我们监测到的每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是稳步的上升,随着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增加,温室效应对气候的影响也在逐步的增加。其实现在气候变化就是由地球本身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两个叠加在一起的。为什么1998年以后感受到温室气体排放增加了,但为什么全球的平均温度没有显著地增加呢?为什么这几年又明显的增加呢?世界上的科学家,包括中国的科学家也在研究,现在全球的气候变暖是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两个影响叠加造成的,比如说现在自然的影响,就是自然的变化是朝着有利于全球升温的趋向,和人类活动影响叠加起来,明显的2014年、2015年再次刷新过去一百多年来温度的最高值,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叠加共同造成温度的变化。再叠加一个超强厄尔尼诺事件,整个把全球气候搅乱了。今年连续三次中东部地区寒潮天气,这都是少有的。

  1月21日—25日是强寒潮的过程,2月11日—15日是第二次寒潮过程,虽然没有第一次来得那么剧烈。最近中东部地区特别是东南地区,又是寒潮天气,像浙江这次降温超过20℃,也是一个寒潮天气,今年连续三场寒潮天气最典型的就是全国气候变暖、超强厄尔尼诺事件一一叠加以后造成的事件。

  怎么看全球气候变暖?全球的温度呈波动式上升的趋势,不因为某一年或者全球温度下降了,或者某一次寒潮局部的冷事件,就好像全球变暖是一个伪命题,它主要是看全球平均温度趋势性的变化。所以现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评估结论认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全球气候变暖,一半以上是人类活动造成的,这个结论的可信度是95%以上;也就是说现在全球气候变暖至少一半以上是人类活动造成的,自然变化在里面也起一些作用,所以全球的温度变化是波动式的,但是趋势是变暖的。随着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的增加,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越来越大,但是自然还是在变化的。

  主持人

  我知道您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中国首席代表,面对您刚才说的这种气候风险,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您了解到的国际社会的评价是怎样的?

  郑国光

  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工作,我们开展了气候监测、预报、预警,我们加强了气候变化的研究,我们积极参与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同时我们把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节能减排、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结合在一起。大家知道,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五位一体”考虑,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十八大一项重要的战略部署,我们也出台了一系列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措施,特别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把绿色发展放到党和国家战略布局去考虑。

  习近平总书记也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对气候变化工作做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讲话。中美两国还发表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公报》,其实《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公报》就表明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积极的态度,比如提出来到2030年左右我国温室气体排放要达到峰值,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到2030年要达到20%左右,改变能源的一些结构。

  习近平主席还亲自参加了去年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在大会上就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些措施、做法、态度发表了重要讲话,在全球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巴黎气候大会达成全球气候治理的协议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国内,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在发展清洁能源方面,在整个能源结构的转变方面,我们的行动在国际上是得到了充分的肯定的。我们的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增量在全球占到了60%以上。在整个节能减排的措施上,比如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压停,一些钢铁厂、水泥厂等高耗能产业的压减转停方面也做了巨大的努力。所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和成果得到了国际社会充分的肯定,同时我们也帮助发展中国家一起来应对气候变化,这是国际层面上。国内我们也制定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规划,同时又出台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实施方案。中国政府对应对气候变化态度是认真的,这不仅仅是我们自己发展的要求,也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履行国际义务的重要的体现。

  主持人

  我想问一下阳国秀代表,您对现在这种极端天气增多的气候变化现象有没有切身的感受?您觉得面对这种气候变化的趋势,公众可以做些什么?

  阳国秀

  我们对极端天气的感受太深了,可以这样说,2008年那次冰灾可能使我们一夜之间就被摧毁了,幸亏是气象部门提前告诉我们,把柑橘树全部灌水,如果不灌水橘子树就全部冻死了。就是把老百姓的损失降低到了最低的程度。

  去年冬天,我们几乎都是在过春天,冬天天天在下雨,我们原来有一个科研楼,准备是在冬天完成,结果我们动工都不能动工,今年才开始动工。这些极端天气对于我们来说要做些什么?我们最大的任务就是节能减排,十年前政府鼓励企业使用流化床锅炉,现在则是锅炉坚决不准烧煤,使用天然气,这是刚性的。原来我们每一个产品都要70吨水,但后来我们通过科技绿化,减到45—50吨,现在是15吨。可以说科技创新第一个就是减排。

  刚才郑局长说到供给侧改革,可以这样说气象部门在供给侧改革当中对农村贡献我觉得是非常大的。第一个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减少了肥料的使用,帮我们选了一个恰当的天气。过去很多时候我们刚好把肥料一施天气就下雨了,现在我们就不费劲了,我们施肥的时候打个电话给气象局,什么时候下雨,什么时候不下雨,我们就明白了。还有我们施肥保证肥料充分利用到土地中间来。

  在极端天气上面我们的行为习惯都要改变,能够尽量的减少使用能源,尽量的使用大自然的东西,极端天气其实是和每一个人相关的,不是哪一个政府,也不是哪一个企业,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事情。

  主持人

  现在大家都雾-霾问题非常关注,雾和霾其实是两回事,郑局长,您能不能介绍一下现在气象部门是怎么样开展对霾的预测预警的?

  郑国光

  霾是一个气象现象,要讲个故事,就是1952年伦敦化学烟雾在两个星期以内导致了一万多人的死亡。过去气象部门更多关注的雾是自然的现象,所以从那以后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环境署就对霾制定了一些标准,作为一种气象现象纳入到世界气象的业务当中去。所以过去的60多年时间里,全球气象部门加强了对霾的监测、预报、评估。霾实际上和雾也一样,它都是影响能见度的一种现象,只不过雾是从自然的水汽变成雾影响能见度,霾是自然的和人类活动造成的小颗粒在大气中悬浮导致能见度的下降。所以气象部门在对雾监测的同时也加强对霾的监测,我们监测霾也是几十年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也建立了霾观测网,特别是从上个世纪末和环境保护部门合作,做空气质量的预报;空气质量的预报也是基于人类活动排放的影响,然后做空气质量的预报。特别是近年来,霾重污染天气受到了社会公众的关注,气象部门和环保部门加强了合作。

  一是要加强监测,环保部门最近也增加了不少对PM2.5、PM10的观测。

  二是要继续改进霾的数值预报系统,通过数值预报系统来精确的预报霾污染天气。当霾重污染天气达到一定程度,那就要联合发重污染天气的预警,像去年冬天,我们和环保部门发了霾的重污染天气红色预警,气象部门做的就是和环保部门合作,加强监测,和环保部门合作加强预报,然后在判断达到一定的污染程度时进行预警,同时要加强社会的科普的宣传,正确的认识霾形成的机制,来动员社会能够参与到保护环境行动当中去,来共同降低霾的发生。

  主持人

  现在对霾的预警方面,全国的气象部门标准统一了吗?

  郑国光

  气象部门的标准是全国统一的,气象部门是一个全国管理的体制,气象部门最大的优势就是统一标准、统一规范,同时我们建设是统一规划,这方面气象部门是统一的,而且随着社会的关注,我们会和环保部门一起合作建设全国的、一体的有关霾重污染天气的标准,比如最近京津冀的重污染天气预警的标准就在统一。

  主持人

  目前全国有多少个省(区、市)的气象和环保部门一起合作开展空气质量预报?

  郑国光

  本世纪初一共有47个大中城市发布空气质量预报,现在气象部门和环保部门合作得都很好,除了国家级的,各个省、各个地区都进行一些合作。因为空气污染就是两个条件,一个是有污染物的排放,但是只有污染物的排放没有一定的气象条件,大家感觉不到污染。所以我们讲大气污染污染物的排放是主因,气象条件是一个次因。所以一定的气象条件下,污染物就不能够有效的扩散下去。环保和气象合作,对未来的重污染天气进行监测、预警。目前气象部门能够提前7天进行空气污染趋势的预测,对未来3天以内有没有霾的天气预测能力,能够达到公众能够接受的程度。

  主持人

  阳国秀代表,对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雾霾预报,您有什么样的意见和建议?

  阳国秀

  一个方面是加强预报,还有一个是要减少这些雾霾的来源。你像我们农村就是烧玉米秆和秸秆,烧得天上都是烟滚滚的,飞机都没办法起飞。在这个上面一定要想办法说服我们的老百姓这个东西不能烧,但是把这个东西要变成另外一个东西,最后也有一些措施,环保部门和发改委也给了很多政策,作为企业更应该有强大的减雾霾的责任在里面,比如,老百姓废弃在地里的东西,我们会想办法变成一种可使用的材料。

  像我们果秀就有一个工厂化生产的食用菌工厂,现在我们的原料就是玉米秆、玉米芯、麦秆等等,成了一些非常好的食用菌的原料,而且就成了循环经济,所以我们大家一定要想办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其实说实在的,我每次来客户就马上问气象局这个地方天气怎么样,天气好的话就建议客户什么时候来是最合适的。我们60%的产品卖向美国市场,美国首先向我们要的是气象资料,通过对气象资料分析,就知道我们这个地方提供的东西为什么是最好的,你们可能没有我们感觉的这么深。

  雾霾埋怨也没有用,大家齐心合力来解决这些问题,作为企业人来说,要想办法把造成雾霾的东西转变成有用的东西,这里政府引导整个社会减少雾霾的一些行为的东西。

  主持人

  刚才阳代表也说,气象工作非常重要,郑局长,今后如何进一步加大力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郑国光

  应该说,气象部门把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因为气候和生态是密切相关的,人类进入了生态文明的时代,就要更好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同样,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当中,就是怎么样利用好气候。我曾经在《人民日报》上也发表过文章,就是良好的气候会造就良好的生态,同时生态的改善也会改进气候。我们气象部门有一个数据,就是陕北退耕还林以后,自然的生态,植被覆盖率从原来的31.5%一下提高到50%多,自然的降水,和过去相比增加了13.9%。自然生态改善了,它的气候也改善了,气候改善反过来又导致有利于生态的保护,形成了良性的循环,而同纬度的河南,同样一个时期自然降水比过去减少了5%—6%。对比来看,良好的生态会改变局地的气候。

  所以我想我们气象部门一方面加强对生态的监测,通过一些卫星、通过一些地面的观测。第二个是我们最近和林业部门在建立大气负氧离子的观测网,对一些生态环境进行一些评估,因为大气负氧离子是很好的反映自然生态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这样对未来的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有益。

  主持人

  监测网络的进展情况怎么样?

  郑国光

  监测首先有监测准备,监测仪器考核也在紧张的进行当中,我想首先必须有一个可靠的、稳定的仪器,这个仪器已经完成了市场的考核,已经具备了布点、建设的过程。这个网建成以后能更好的评价全国的生态环境,既有卫星的监测,又有地面的监测,还有大气里面反映生态环境改善的负氧离子的监测。所以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气象保障服务方面今年和未来一些工作的考虑,最近和国家林业局、国家行政学院、中央组织部已经计划办一个培训班,就是生态文明建设与气候安全的培训班,我们也编写了教材,动员社会,让社会来了解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社会安全。

  主持人

  气象部门正在全面深化改革,气象部门深化改革主要在哪些方面推进?

  郑国光

  气象部门深化改革就是动员全社会参与到气象服务当中去,我们去年抓的是气象服务体制的改革,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仅用气象部门的资源是满足不了社会需求的,必须利用社会资源参与到气象服务当中去,所以去年我们出台了一个《气象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气象服务市场开放,努力构建政府部门主导、市场资源配置、社会力量参与的气象服务新格局。

  第二个是按照中央关于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中介服务,我们去年已经取消了所有的事项和行政审批相关的中介服务,过去雷电灾害风险的评估包括一些重要的民用设施的防雷的检测,我们把防雷减灾体制改革作为气象部门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我们刚刚召开了一个全国防雷减灾体制改革的会,就是要动员全国气象部门真正的来推动防雷体制的改革,取消一些中介服务,为企业减负。能够吸收社会资源,利用市场的机制把全社会防雷的工作做好。但是同时要履行好防雷减灾安全监管的责任,加强事中事后的一些监管,规范社会的防雷市场,整个社会全部放开,过去是气象部门主要在承担,现在是把它全部放开了。

  关于气象服务的市场,我们去年气象服务体制的改革,我们是想有一些专业服务,包括现在农业的保险,包括有更多的社会上提供的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我想社会上的气象服务和气象部门的气象服务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同时对我们补充气象服务的能力水平起到促进的作用。

  气象部门推进气象科技体制改革,怎么推进科技体制改革解决气象现代化一些核心观念的技术问题,从体制、机制上面,能够吸引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能够吸引国外的一些资源来为我们解决气象业务服务里面的核心业务技术的问题。我们会按照国家改革的部署,结合部门的实际,全面深化气象的改革,来焕发出社会的一些动力,我们部门的一些活力,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保障服务。

  主持人

  您刚才提到防雷减灾体制改革社会非常关注,这个改革主要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郑国光

  一个是要打破在防雷领域只有气象部门承担的局面。二是要降低因为防雷检测、防雷工程、雷电灾害评估对企业的负担。三是探索发挥各行各业的一些作用,能归并到一些行业的,比如说住建部门的,比如说电力部门的、交通部门、铁路等等,能够纳入到他们行政审批事项的,我们气象部门不再承担。我们气象部门要依法履行全社会防雷减灾的安全监管职能,既要放手,但是也要履行好监管的职能。现在社会上防雷的企业也很多,怎么样来规范他们,也需要想出办法。

  随着防雷市场的开放和中介服务全面的退出,更多为企业减负,包括行政审批的手续、程序大大简化,按照国务院的要求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协助形成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

  主持人

  防雷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阳国秀代表,您对防雷减灾有什么样的了解,您对防雷减灾有什么样的需求?

  阳国秀

  我们有一个最敏感的,我们一定要安避雷针,我们动员老百姓在电那些地方要注意,因为我们树多,永州真正是山青水秀、树多,当打雷了不要躲到树底下去。我们也有雷电伤害人的情况出现,在这方面气象部门也经常宣传这方面的知识,我们自己在这方面也要有保护自己的措施。

  郑国光

  其实雷电对社会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过去很多油库,包括重大的通讯设施受雷击的灾害非常严重,同时对老百姓生产生活的影响也很大。我记得2007年全国因为雷击死亡的是744人,按照刚才阳代表讲的,这些年气象部门一方面是加强了科普宣传,另外一方面加强了一些重要设施的防雷建设、检测,包括我们联合地方政府对所有的中小学、重点雷击的农村进行公益性的防雷基础设施建设。从2008年开始到现在,没有一起因为雷击造成中小学生死亡的现象,每年教育部和中国气象局都要发通知进行科普宣传,落实校长负责制,通过学校的管理来减少雷击对学生的影响。另外对一些重点村,除了科普宣传以外还有一些重点工作。

  去年全国因雷击造成的死亡已经减少到了200多人,雷击是突发现象,也是自然性灾害,特别是在野外劳作、工作、运输的雷击伤亡还是时有发生。同时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随着通讯的发达,雷击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很可观的。所以防雷减灾这个工作还是任重道远的,我们在放开市场的同时,还是要加强防雷减灾安全的管理、宣传,特别是雷电灾害的预报、预警,降低雷电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对老百姓生命的威胁。

  主持人

  刚才三位嘉宾围绕“推进气象改革和现代化,为国际民生提供有力气象保障”,做了深入、精彩的分析,通过三位嘉宾的介绍,使我们增加了对气象事业改革发展和气象现代化的了解,也使我们认识到在气候持续变暖、极端天气增多的严峻形势下,社会各界需要积极应对,有备才能无患。

  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非常感谢三位嘉宾参加今天的“两会e客厅”,我们节目的主要内容将在人民日报刊发,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情况,请关注人民日报微博、微信、客户端、人民网强国论坛和电子阅报栏。谢谢三位嘉宾,谢谢您的收看。


上一篇:网购食品:离“吃得放心”还有距离
下一篇:消费者错误“信号”影响了食品供给侧